传统文化在幼儿园 | 学者: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复制“蒙学”
发布者:edkadmin 浏览次数:253

  原创上海托幼 上海托幼

  在幼儿园,每到中国传统节日,孩子们穿上唐装或汉服,诵古诗、唱民谣、讲经典……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开始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但是,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仅止于此吗?教师是否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范畴……小编将连续推出几期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 ”,今天先从理清几个问题开始。


文/ 郭良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问题1
  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 存在于哪里?只能在“纸堆”中寻找吗?

  问题2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让儿童了解和掌握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吗?

  问题3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果沿袭“学习依靠模仿、纠错与反复练习”等方法传统,能让儿童对“传统文化”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能否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最近几年,在小学教育中无法实现的“复兴蒙学”的思路,却“下嫁”到幼儿园,一些组织还创办了“国学幼儿园”,这些现象不能不让我们重提上面提到的这几个基本问题,对其进行分析与讨论,以理清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

             “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

  “文化”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随不同时代流变,而且在共性中有丰富多彩的个性,这就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复杂性。幼儿园在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时,应该有明确的取舍标准。
  由于学龄前儿童对文化的最初理解,总是从身边可接触的实物、可观察的行为开始的,因此,幼儿园在选择“传统文化”时,需要遵循两个标准:
  一是从至今仍“活”在本地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慢慢延伸到保存在博物馆中的古代文化;
  二是体现在可接触器物、直观的待人接物行为方式中的传统文化,优先于用文字符号表达的传统文化。

  按照这样的标准,很多幼儿园开展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游戏活动、本民族节日庆典、日常共同生活中的习俗和行为规范教育、讲历史故事和图画书等,都是能标志本国、本民族的独特性和美德智慧的内容,都是合适的“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如能与家庭合作,在园内或利用社会资源,为幼儿提供接触这些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他们耳濡目染,引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就是在他们面前开启了博大精深的本民族文化探索之门。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仅仅定位在“传统经典蒙学教材”上,有窄化的危险。“蒙学”是古代启蒙教育的总称,面向的儿童年龄段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因为古代“外出就傅”的年龄通常在七八岁。对于生活在当代的学龄前儿童,如果以蒙学教材代表“传统文化”,无论是从内容的涵盖面上,还是从贴近学龄前儿童生活的角度衡量,都是不恰当的。
  幼教工作者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经年累月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传统文化,要避免简单模仿古代私塾的教育内容,要发掘出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定位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有这样几种定位:
  一是作为中华儿女,理所应当需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历史;
  二是对年轻一代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传承“士” 阶层外在的儒雅崇礼气质,以及内在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
  三是使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形成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在目标定位上无疑也需要立足长远,处理好上述几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族群之间接触频繁,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跨文化理解都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素养。
  无论对于本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个体有理性的判断力而不是简单持“无价值”“怪异”的排斥态度,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时代感的目标定位。
  在教育部出台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社会性发展”领域列出了“归属感”的目标, 其中就包括文化上的归属感,这与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对于幼儿而言,认识和掌握本民族文化是一辈子的事,需要循序渐进。但如果在早期不能有意识地激发儿童对于“日复一日身处其中的本民族文化”的探索兴趣,不能使儿童感受到群体的接纳而产生“我们”的体验,那么即使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生活,也未必能让儿童“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形成肯定性认知”,并将这些事物作为与其他群体相互识别的标志,即形成“文化认同感”。
  因此,《指南》分不同年龄段确定的“具有初步归属感”目标,包括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与自己的关系、感受家庭和班级的温暖、了解家乡/ 民族/ 国家代表性的事物及成就、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等,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是值得参照的,因为它使认知层面的目标与归属、认同这些情感层面的目标紧密联系,目标定位更加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复制古代蒙学的教育目的,显然缺乏“时代感”。
  传统文化教育中幼者的角色
  在当代儿童的学习范围大大扩展的背景下,在无数研究已经证实了儿童是在主动地建构着周遭事物的意义中形成个人知识的时代,让儿童耐着性子、通过单纯反复诵读而记忆嘉言懿行,不仅不现实,而且偏执。
  用什么方法设计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呈现在幼儿面前,才能吸引幼儿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参与文化的建构,值得有志于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士深入研究。纵观其他国家对幼者的传统文化教育,无不是以多种营造文化氛围的方式进行的:

  在幼儿园中安排符合本土生活习俗的食寝常规和节庆活动;
  在建筑或室内装修中引入传统民居的某些要素;
  请民间艺人、历史故事的说书人来幼儿园主持文化活动;
  研究家谱与家庭关系;
  带领幼儿参访本地历史老街、名人故居等文化设施;
  成人展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参与文化活动中主动学习,在感受前人对美且善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构建其对自身意义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认同感”。
  对于幼儿来说,优秀的文化应该是可亲的、吸引人的,而不是枯燥的、必须通过意志才能忍受的。《指南》中有关“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建议,本身意在使中华民族“慈幼”的优秀传统文化萦绕在幼儿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