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有道 | 乌南幼儿园园长龚敏:幼小衔接,从做好家长、课程和幼儿心理衔接入手
发布者:edkadmin 浏览次数:307

                     文 / 龚敏              
                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


  幼小衔接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幼小衔接,我们更关注孩子培养质量的问题,从而有益于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课程特点不同、活动类型不一的学段。如何使两个不同特质的教育阶段能够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科学性,是需要我们探索科学而有效的方法的。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享受人生最初阶段的优质教育。
  作为幼儿园,要充分重视幼小衔接,认真做好大班幼儿向小学生平稳过渡的工作。

             家长的衔接:现身说法,让家长教育家长

  进入大班后,家长们就开始为入小学担心焦虑,开始关注幼儿在园所学的内容是否能够应对入小学面试。家长有这种心情,幼儿园首先应该抱着理解的态度来面对,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办法来消除或者缓解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懂得,“幼小衔接不等于提早学习学科知识”。在办园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与家长协作、在幼小衔接活动中实现家园共育的方法等。实践表明,这样的研究与探索是极其有意义的。
  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我们要先让孩子爱上学校。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有时候教师的苦口婆心、专家的引领,不如家长之间的交流更有效。为此,乌南幼儿园有效地利用了家长资源,每学期的9月底10月初,我们向刚从幼儿园毕业就读小学的学生家长发出邀约,请他们结合自己孩子进入小学后的情况,谈一谈幼小衔接究竟是怎样的衔接。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
  一是与这些“过来人”平等交流,缓解了大班家长心理上的焦虑。作为“过来人”的家长,会和大班家长分享一些感悟,比如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专心、坚强、自信、乐群等心理品质,以及时间观念、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及早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二是让家长理解与肯定了乌南幼小衔接课程。比如,已毕业学生的家长会结合乌南大班的“备忘录”活动,是怎样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能力的;而“小记者”等活动又是怎样让孩子养成“主动询问”“不怕陌生”等好习惯的。
  三是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择校观。我们所邀请的这些毕业生家长,他们的孩子在不同的学校学习,现身说法的家长会很客观地分析了孩子在这些学校中的感受,给与会家长一些思考空间,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每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与会的家长们都说自己受益匪浅,关注了幼儿园阶段更重要的是巩固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

           课程的衔接:主题鲜明,学习品质超越学习内容

  进入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使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各个幼儿园通常都会开展幼小衔接的课程,给予孩子在心理上、能力上、经验上的多方面准备。幼小衔接课程要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目标进行专题性、系列化、发展性的活动设计与实施,以达到课程的有效实施。
  我们认为,幼小衔接应更注重发展学前幼儿各种能力,包括未来学习的基础素养、学习适应性、社会性情绪等。
  我们大班5、6月的课程重点围绕着幼小衔接设计而安排,结合二期课改内容,乌南设有“赛速度、勇挑战、展本领、懂感恩”四个系列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树立孩子们的任务意识、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等,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接受新的挑战。
  例如,对于来园迟到问题。通过系列活动挖掘孩子拖拉的主要原因,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与家长感悟平时不曾注意到的坏习惯,以三位一体的形式,共同培养孩子的时间敏感度,有主动的意识去关注时间,有自主的意识去试着支配自己的时间,从而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孩子后期的发展作准备。
  在衔接过程中,我们通过“计划书”的方式:如寒假计划书、个人挑战计划书,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家长和教师、幼儿园和小学协同研究的方式,使大班幼儿快乐衔接、有效衔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自主、全面的发展。

             心理的衔接:走近童心,梳理消除顾虑         

  我们一直在谈论幼小衔接,那么入小学的主体——孩子们,对于小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想法呢?
  曾经做过调研,与大班即将毕业的孩子们聊天,谈及“你们为什么要上小学呢?”结果是,我们所期盼的那种努力型的孩子,兴趣型的孩子,还有一部分是无奈型或懵懵懂懂没想法的孩子,他们各占1/3。“对小学的担心是什么?”3/5的孩子担心的是学习,而2/5的孩子还担心生活、交友等方面的问题。从孩子们形形色色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小学这个词眼因为有了过多的提及和强化,在不同的孩子脑中已然留下了不同的认知。乌南每年大班都有开展参观小学、采访相关人员、与小学生一起上课、体验“课间十分钟”等多种活动形式,从心理上让孩子予以衔接。
  因此,幼小衔接,做好幼儿心理上的衔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小学,消除他们对于小学的负面认识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工程。
  对于小学,是主动拥抱还是被动接受,是需要全社会认真思考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孩子入小学,是一个成长的标志,在学前阶段,关注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是为其提供持续学习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