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园长眼中的教师成长:未来不是要到达的地方,而是自己创造的远方
发布者:edkadmin 浏览次数:1584

  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是每一位教师心中的职业理想。但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总不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苦恼,刚入职时经验不足,难免手忙脚乱;进入骨干阶段,又受困于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固化,难以跟上变化的时代,再加上不断袭来的职业倦怠、生活与事业的平衡等种种烦恼……

                  青年教师如何不断完善自我

  教育行业是一个前赴后继的行业,需要不断有新人补充才不致断层断流。年轻教师或多或少有热情足经验不足、想法多办法不多、用力大实效不大等特点。如欲快速成长并成才,就要充分发挥自身敢想敢干、善学能学的优势,明确未来定位,锚定教学风格,专长提升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实现最优化个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年轻教师要扮演好几个角色。

  一是要做“开心果”
  “亲其师,信其道”, 年轻教师首先要做孩子喜欢的老师,然后才做优秀教师。

  二是要做“小蜜蜂”
  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站在他人和巨人肩膀上。

  三是要做“关键先生”
  抓住关键事件、关键机会表现和绽放自己,就能加快自我成长进程。

  四是在必要时还能够做一个“静默者”
  面对喧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低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中年教师如何行稳致远

  人近中年业已小有成就的“优师”又该怎样行稳致远,最终铸就自己的辉煌?

  第一,具有“清零”修为
  敢于放下,重新归零,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心胸——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容易放开,能够无所顾忌地奋力向前;而当你拥有很多经验和荣誉的时候,很多人却难以放下,反而为经验和荣誉所束缚。
  因此,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而言,要舍得放下,要敢于放下,放下成功的经验,放下各种各样的荣誉,不要让过去的成功和获得成为你前行的阻碍。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各种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新课程改革、微课程、人工智能……一个个新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中青年骨干教师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要不断打开自我的眼界与心胸。面向未来,我们要记住,“未来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远方”。心胸有多宽、眼界有多宽,未来的世界就有多宽。

  第二,具有“生命”修为
  健康生活,不断优化自我生活方式——人到中年,各种行为习惯都已形成,人格特点也渐趋定型。但是,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并不是已经形成的习惯都是好习惯,并不是已经形成的人格特点都是积极的。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古人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陶行知先生也说,“一天新似一天”。因此,中青年骨干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各种习惯和人格特点,要不断优化自我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不但是我们前面几十年生活习惯和人格特点的固化,也是影响今后几十年人生的最大力量。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像教师一样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也才能享受到教师人生的幸福。教师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一是物质生活的朴素性;
  二是精神生活的自觉性;
  三是教育生活的创新性;
  四是社会生活的建设性。

  第三,具有“超越”修为
  投身研究,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突破——以往的教师,总觉得把课上好、把幼儿带好,不出安全事故就足够了,并不重视学科研究。但教育发展到如今的阶段,研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
  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投身到研究之中,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学校的发展需要,以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一定要牢记,我们是面向未来培养孩子。
  因此,当前很多教育问题都需要我们研究和创新。可以说,在当今时代,做不好研究是教不好书的,做不好研究是解决不了我们面临的各种教育问题的,做不好研究也不可能成长为真正优秀的教师。新时代的优师、名师必须同时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