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角色转型的实践探究
发布者:edkadmin 浏览次数:389

  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重要途径。传统观念里,孩子游戏时,教师是组织者、旁观者或者是游戏场面的指挥者,而今天,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教师扮演这样的角色远远不足以担负起促进孩子学习与发展的任务。
  游戏是儿童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游戏中孩子是中心。拉夫·科斯特这样定义游戏:“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游戏不仅让孩子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快乐,而且可以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么,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该做什么?如何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这是当下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以及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我们从策划、观察、参与、服务多角度展开研究,试图揭示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以及游戏中教师的角色转型定位的关系,确立“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服务儿童成长,真正实现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的目标。

            一、方向明晰的策划,搭建课程游戏化舞台

  莎士比亚说过: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认可。游戏中孩子都是行动派,他们一般较难自发完成一个高于自己能力的游戏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担任策划者的角色来协助孩子丰富自己的游戏经验。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游戏内容基于实践、追随儿童生成,具有整合性、生活性和直接经验性的特点。游戏中,环境创设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游戏深度探究的支撑。譬如:在体育游戏“小小侦察兵”中,游戏目标是锻炼孩子的跑、跳、钻、爬的能力,教师在操场上布置了一些垫子、拱门、跨栏,分成四组开展竞赛游戏,起初孩子们很乐意地参与了游戏,可是游戏一遍后,当教师问:“还想再玩一遍吗?”就有了窸窸窣窣的抱怨声:“ 不想玩了”“ 好没劲儿”……游戏结束后,教师开始反思,为什么一部分孩子对活动丧失了兴趣,发现原来所创设的环境与游戏的名称“ 小小侦察兵”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将游戏的环境创设做了一些改进:园内有一条景观小路,树木丛生,枝繁叶茂,孩子们平日里最喜欢去那里散步。这里倒像极了侦察兵作战时的野外丛林,于是教师将游戏情境设置在了这里,在这条小路上设计了一些难关。就这样小小的改变,却让孩子们欣喜若狂,“小侦察兵们”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闯过一道道难关,一遍游戏后,大家欢呼雀跃道:“太好玩了”“我还要玩儿,还要玩”……可见,有趣的游戏环境,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兴趣,从而愉悦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
  幼儿游戏在前,教师担任游戏的策划者,站在幼儿的角度或立场,从游戏的目标、准备、规则、空间、材料等多方面审慎整体思考游戏,是游戏能够吸引孩子,甚至大放异彩的首要条件。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应避免真正贯彻时不自觉地、人为地将教学与游戏割裂开来,避免学习归学习、游戏归游戏。

              二、基于目标的观察,引发深度思考

  席勒曾说:“ 儿童在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幼儿园实施课程要充分利用游戏的载体作用,充分尊重幼儿的经验和能力,使游戏成为幼儿自己的游戏,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种极具价值的学习活动。
  落实让孩子在生活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观察是重要的手段。观察者、记录者常常是教师比较生疏的一种角色。在一次游戏过后,很多教师记住了游戏精彩的地方,可一些细节很容易被忽略,这时就会发现记录者的角色至关重要。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发生许多轶事,善于记录有助于教师发现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也有助于教师的反思总结。记录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文字、绘画、照片、录像,等等。在建构游戏“我爱我家”中,孩子们联系生活经验,分组合作游戏,当孩子们进入游戏后,教师便用相机开始记录他们不同寻常的瞬间。经过商量,草莓组决定用一次性纸杯堆砌成小区的围墙,十分有创意;苹果组用雪花片建构出小区里各种各样的雕塑还有喷泉池;香蕉组的孩子们则用泥工做了一些行人、汽车……这时,康康却拿着积木变换着方法,一遍一遍地重来,似乎总是不能让他满意。当孩子们进入游戏后,老师就成了记录者,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投入、合作、商量,等等美好的瞬间,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互相参观了对方的作品,但是他们不知道其他小伙伴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回到教室,老师拿出了“法宝”——刚刚记录下的照片和录像,孩子们瞪圆了眼睛,看谁玩得最专心,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看哪些小朋友学会了商量、合作……借助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直观地发现同伴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可以树立“典范”互相学习。这样的方法也帮助教师自身在游戏后能够总结经验,反思提高,不断完善。
  观察记录让教师发现孩子间存在的差异,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可以照顾到个体差异。记录幼儿游戏的表现,还有利于教师进行统计:哪些探索活动是孩子感兴趣的?哪些活动孩子不感兴趣?为什么?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活动策划中对该做哪些方面的调整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充分发掘游戏在拓展孩子经验技能上的最大价值。

              三、合理适度的参与,把握学习时机

  埃里克森曾说:“自由在哪里停止,游戏就在哪里结束。”自由、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因此,在幼儿游戏时,教师有时会逗留在孩子们游戏的边缘,关心、注意但是不参与;有时会作为一个角色模糊的旁观者,认为有了自己的参与,就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往往有的游戏因为老师的参与,能让游戏变得更加精彩。
  亚太体智能协会创始人林永哲教授说过:“要让孩子快乐起来,首先自己要快乐起来!”教师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感染着孩子们。在音乐游戏“小兔和狼”中,在静悄悄的森林情境里孩子们听辨音乐,跟着节奏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律动,刚开始扮演大灰狼的几个孩子听到了音乐,似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音乐快结束时,他们仍然没有找到扮演大灰狼的感觉。其实狼的角色扮演是难点,孩子很难掌握大灰狼的特征。这时我们采取了让教师介入游戏,即由老师扮演大灰狼妈妈领着一群狼宝宝进行游戏。由于有了教师的参与,孩子们便兴奋起来,教师夸张的表演感染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下子就领悟了大灰狼的形象特征。第二遍游戏时,不需要老师的参与,孩子们也能把大灰狼表演得很好了!
  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事物的熟悉度,会让游戏开展过程中出现停顿或削弱兴趣等现象,这时教师应该适时介入其中;当孩子们在游戏环境中成了游戏高手时,教师就可以往外缘转移。教师作为参与者,也架起了“师幼——幼幼”互动的桥梁。

               四、捕捉问题的关键,理解服务儿童

  孩子是以“融合式”的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会转化为他们的游戏。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譬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突发情况,如违反游戏规则、孩子间发生冲突或者受伤等,甚至出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介入其中,采取办法解决问题。
  在体育游戏“好玩的圈”中,健健和强强为了一只圈争执起来,甚至开始有大打出手的情况出现。发现了异常,教师及时介入,询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因为圈的大小不一样,他们都想要稍大的圈。经过一番调解劝说,健健和强强终于达成一致,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办法:这次让年纪小的健健先玩,下次轮到强强玩。诸如此类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在游戏中要善于观察孩子,捕捉问题的关键,识别孩子的意图,运用沟通、商量、理解、换位思考等方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解决方式,从而取代强加成人的情感甚至强制性的解决方式。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具有潜移默化的学习效应,这种效应不仅是现时的,更有助于孩子们长远的发展。俗话说“会玩的孩子聪明”,就是指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也会逐步提高,这也印证了游戏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的观点。
  教师灵活地转变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身心上的最大发展。一切的游戏都是为了孩子,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评估他们的兴趣需要,从而策划有趣的、孩子喜欢的游戏课程。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洞察孩子的一切,有效地记录有意义的行为和经验,好的观察记录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也是教师了解孩子以及制定下一步教育策略的基础。做好孩子游戏中的策划者、观察者、参与者、服务者,让孩子的童年更健康、让孩子的童年更欢乐。
  原文刊登于《早期教育》(教师),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